市场长期和中短期价格走势的参考维度有哪些?
文章来源:话李话外
现在不少人似乎都在每天盯着行情价格看,尤其是满仓山寨币的伙伴,有些人在考虑要不要回本就撤,有些人则还在盼望着再涨涨就可以回本了……
最近后台收到的大部分留言都是问价格和买什么的问题,比如有人问:比特币接下来真的能涨到 15 万美元吗?我以太坊的成本是 3800 美元还有机会回本吗?听说山寨季要来了现在买什么币比较好有推荐的吗?等等。
我通过公众号后台的用户信息简单看了一下,提出上面这些问题的,大部分都是新关注话李话外不久的小伙伴,也许是这些新伙伴在投资这件事情上面还是对自己没底,因此会把自己是否能够赚到钱(或回本)的希望去直接建立在别人可以给出的看法或建议之上。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另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自从上个月(4月份)阶段性新行情再次启动以来,平均每天取关的人数大于新关注的人数,也就是在过去的 1 个多月时间里面,后台的总关注人数不仅没有增长,反而还稍微有些降低。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样也挺好,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适当减少别人对自己投资策略的干扰。而且说实话,话李话外始终坚持长图文类型的输出,可能也不太适合所有人关注,毕竟现在这种海量信息背景下,还能够安静下来并且保持耐心去花时间阅读长篇文章的人相对少了,有些喜欢吃快餐,有人喜欢吃中餐,这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我们会继续保持佛系输出,大家随缘关注即可。
其实学习往往就是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比如,很多人刚开始经常会关注几十、甚至几百个博主,或者加入十几、甚至几十个不同的圈子,然后随着自己慢慢地形成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或者方法论,也许就会选择开始去过滤和屏蔽掉大部分无效信息的干扰,并退出大部分的圈子,由此来进一步保持更好地个人思考力和专注力。
总之,每个人的背景、经历、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都有很大差别,且每个人的思维模型,知识阅历,观察角度,利益诉求等也都不尽相同。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结果可能就会不同,因此,很多问题是不用分对与错的,不同的人就应该做出不同的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尤其是在投资领域,我们不应该总是幻想着去追求那种通用的、适合懒人的且一本万利的赚钱模式,真正的赚钱模式都是具有一定门槛的,比如资金门槛、时间门槛、认知门槛、等等。
在上一篇文章(5月12日)中,我们主要是谈论了影响市场行情的一些宏观因素。但就市场行情而言,有人喜欢关注宏观因素,有人则喜欢关注一些数据或指标,接下来我们不妨针对数据/指标纬度再来做一些列举:
比如,我们可以去关注资金费率(Funding Rates)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